Thursday, June 26, 2014

甲午三月初三。《江陰八十一日》

《甲午年。戊辰月。癸卯日》
2-4-2014 Wednesday


1645年,滿清頒布剃髮令后,江陰人民舉行了反清起義,共推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為領袖,堅持“頭可斷,髮決不可剃”的漢家氣節。“人心齊、民性剛、敢攀登、創一流”是人所共知的江陰精神,這種精神是江陰人民用幾千年所流的血、汗和智慧沉澱而成的。

每年時逢江陰公祭,來自全國各地的漢族同袍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在肅穆庄重的氣氛中自發匯聚到江陰文廟緬懷英烈,懷著敬服心情,感懷那段被刻意埋藏的壯闊歷史,追憶在江陰八十一日中全城殉節的華夏同胞。隨著各地漢服運動轟轟烈烈的開展,歷年的江陰公祭已經成為漢服運動的一面旗幟!

抗清三公

1645年,滿清頒布剃髮令后,江陰人民舉行了反清起義,共推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為領袖,堅持“頭可斷,發決不可剃”的漢家氣節。“人心齊、民性剛、敢攀登、創一流”是人所共知的江陰精神。這種精神是江陰人民用幾千年所流的血、汗和智慧沉澱而成的。江陰民眾面對強敵,誓死守城81天的壯舉也為后人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血淚史!

忠義之邦

清初,十萬江陰百姓為抵制“剃髮易服”令,面對二十四萬清軍鐵騎,獨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軍折損三王十八將,殺死清軍七萬五千余人。江陰人民浴血奮戰,人手不夠了,老人、孩子也出來了,就連監獄的囚犯、妓院的妓女、也放下所有個人小節,為了民族的尊嚴、民族的大義,他們沒有一個退縮的,沒有一個逃城的,血戰到最后。最后在清軍二百多門重炮的轟擊下城破,江陰城舉城殉節,高唱著“江陰人打仗八十日,寧死不投降”的雄壯軍歌,竟無一人降者。

城破,清軍開始屠城,百姓或力戰到底,或坦然就義,都以先死為幸,婦女多貞烈,赴水、蹈火、自刎、投繯者不能悉記。內外城河、泮河、孫郎中池、玉帶河、涌塔菴河、裡教場河處處填滿,疊尸數重,投四眼井者二百余人,七歲孩童毅然就義,無一人順從,最后全城僅老幼53人幸存。中華自古多壯士,可殺不可辱,正是危難之際總有仁人志士,才使得中國文化5000年不斷絕。

八十日帶髮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裡江山。”(閻應元殉節前題詩)

某明朝一典史耳,尚知大義。將軍胙土分茅,為國重鎮,不能保障江淮,乃為敵前驅,何面目見吾邑義士民乎?”(閻應元答劉良佐《勸民歌》)

你是明朝的進士,頭戴紗帽,身穿圓領,卻來做清朝的縣令,羞也不羞,丑也不丑?”(江陰之變前上書降清縣令要求留髮)

露胔白骨滿疆場,萬裡孤臣未肯降,寄語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戰役中江陰一無名女子殉節前題詩)

臣心已盡,臣力已竭﹔土歸新朝、身還故主,臣節於以完矣。”(慕盧氏)

江陰禮樂之邦,忠義素著﹔止以變革大故,隨時從俗。方謂雖經易代,尚不改衣冠文物之舊, 豈意薙發一令,大拂人心。是以鄉城老幼,誓死不從,堅持不二……………………不然,縱百萬臨城,江陰死守之志已決,斷不苟且求生也。”(江陰義民答清軍招降書)

這是一場面對衣冠蠻夷化的生死搏擊,是民族精神的真實寫照,值得后人共勉。

轉發自:http://baike.baidu.com/view/10686165.htm

保衛民族,傳承文化精神是男人的宿命。




有沒有同胞的腦海裏浮現出這篇文章含有“煽動”的元素?

今天就借此歷史典故《江陰八十一日》為一個切入點,來和大家說說民族精神。

爲什麽我們不可以爲了用生命捍衛自家文化為自己的族人犧牲的英雄而感動?
這是今天我族面對自己的民族歷史時候產生矛盾的一面。

我不是叫大家仇視他族,只是說我們整天動不動就說華夏的祖先和歷史多麽無能,至少我們要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經爲了我們下一代,作出多麽的偉大的事情,我們要不要學習他們還是次要,基本上民族文化醒覺才是我要出傳達的信息。

會這麽(煽動)想,也不怪,因爲正史和媒體都教導我們,我們漢民族以前是多麽的腐敗和懦弱的,所以今天還會這樣沒骨氣。這是不對的,每個民族都有弱的一面,也有強的一面,只是不懂爲什麽我們在學習自己的民族歷史時候,我們接收到的信息都是負面的,反而輝煌的一面好象不見了,甚至“被”漠視,扭曲含義,重新註解了呢?

一個偉大的民族是敢愛敢恨的,不是什麽時候都講仁義道德地,如果人家已經拿刀子砍過來,你是應該反抗的,而不是說我要體現文明的一面,不要打架,不要動粗,世界是不會因爲沒有警察而變成沒有壞人的,我們一定要懂得捍衛,反抗,說不。

別再學習文明,崇尚文明的儅兒而變成被欺負也不敢反抗的人,要有危機感,要自強不息,才能應對各種生活的突來的機遇,繼續好好生活下去,不要經不起考驗,一個偉大的民族是能屈能伸,不是只會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