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14, 2014

知恥

華夏文明的象徵之一:知恥

華夏文明以農耕為本,華夏的國度,在各朝各代都也叫作社稷,稷是五穀的意思,沒有五穀的華夏漢王不算是完整的社稷,漢王是注重農耕的子民,也就是國家的糧草是否足夠,因爲那是國家的支柱。




華夏生活模式,順天地規人生,春天播種,夏天施肥,秋天收割,冬天存糧,這讓華夏子民進入文明,有了足夠的食物,大家有時間搞更精致的文化要素,如書法,雕刻,建築,醫學,教育,哲學等等。

從農耕社會衍生出來的最基礎的價值觀就是引不勞而獲為恥,
一份耕耘一分收穫是每個農耕社會的人都明白和認同的概念。

要吃飯就要工作,一個農耕家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工作,男的下田,女的打理家中事務,那些家中不願意勞動,好喫懶做的人都會被批判,我們看電影都知道那些賊都是懞面的,因爲做賊是很可恥的。呵呵。幾千年的價值觀注入,華人子孫們的血液都隱藏了勤力的基因。

雖我們已邁向進步的科技,人們的工作量是可以減低了,可以少勞了,人們是追求越少勞越好,這也不違背引不勞而獲為恥,減輕工作的勞力和不勞不工作是有分別的。

不勞而獲為恥的人明白每件事物都有代價,是不去期許不是自己勞動的成果。

如果他得到了不是自己勞動的來的事物,他會感到需要去感恩他人,而不是感到無比幸運,自己了不起。

不勞而獲為恥,也可以衍生各種知恥的價值觀,

父慈子不孝,子為恥;子孝父不慈,父為恥
君仁臣不忠,臣為恥;臣忠君不仁,君為恥
夫義婦不德,婦為恥;婦德夫不義,夫為恥;
兄友弟不恭,弟為恥;弟恭兄不友,兄為恥;

知恥也可以用在各種在日常生活中,讓社會邁向更文明,

不修邊幅為恥;
不負責任為恥;
不爲人人爲恥;
傷天害理為恥;
逃債逃稅為恥;
禮尚不往來為恥;
恩將仇報為恥;
見死不救為恥;
等等

恥,是一種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做的體現。

它應該運用在適當的地方。

然而近代有很多例子,知恥卻用在了追求虛榮的物質,這和華夏的知恥基礎概念有明顯的出入。

隨著漢服禮儀的復興,我們在學習文化歷史當中也明白知恥是華夏文明的基礎價值觀,雖然我們已經漸漸忽視/扭曲了這價值觀,但我覺得我們身為華夏文化的繼承者應該明白這個價值觀的原意,然而能的話可以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因爲它能讓我們活得更好,更踏實,更文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