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1-2012 Thursday
呵呵,不懂大家看懂嗎?

是不是要華夏復興,自己家族三代需要認可??
家裡宗教換成全漢式的敬天法祖,然後蓄髮三年(一剪就是不孝)?
家裡上上下下行了正統成人禮後(小孩不可穿廣袖,不可喝酒,不可獨自外出。。。)?
連禮儀祭師也要行了正統成人禮的?
連內衣內褲衛生巾等也用明代的?
之後學精了墨字書法?
學埋中醫陰陽養身(不可用西葯不可去醫院)?
讀了四書五經(不可受其他外族教育系統)?
最後修身齊家了,才好穿回漢服?
還有把士(貴族),王族,漢帝恢復了才好穿回漢服??
說到頭來還是隻說服裝制度嘛。
什麼那裡跌倒,哪裡爬起來,到底是什麼跌倒呢?明朝帝王被滅?爬起來的意思是什麼?恢復漢王制度?復興漢服是恢復明朝?到底華夏文化失去的是什麼?僅僅是服裝系統嗎?是不是大家華人都穿上漢服,像韓國日本人一樣認同自己的民族服裝了,復興就算成功呢?
他人研究明代服飾應該的,或是專賣明代服飾,說對自己生意有利的話,我們聽聽就好嘛,華夏復興不是明朝復興,要麼就說自己是明朝復興者吧,不如說明服復興者,別濫用漢服這名詞,別濫用華夏復興這名詞。
什麼明朝論,什麼曲裾論,什麼經典論真是害復興人不淺,要復興嘛,踏踏實實的走出來社會,真正用自己的勞力,精神和時間給華人社會帶來好處,謀華人的公利,說出來的論點可以讓所有華人聽得進耳,認不認同其次,復興不是成天在網上看這看那這麼簡單。
為何復興華夏?何謂復興華夏?復古和復興有何分別?該復興華夏什麼?如何去復興華夏?
支持復興是一回事,搞復興又是另一回事,在搞清楚很多事情前別狐假虎威妖言惑眾。
這算是對民族文化一個責任吧?
很多所謂古文是華夏文化的精髓,是士人的讀物。
什麼是文化精髓?什麼是士人?
是不是讀了古文就會得到其文化精髓?
是不是了解古文就變華夏士人?
我們應該解讀古文?立場不同,解讀出來的古文意義大有不同。
文化精髓在平常人生扮演什麼角色?
成士目的又是什麼?
如果連士的基本概念都沒,讀了再多的士的讀物,也不能成為民族付出的貴族的。如不想成為為民族付出的士,讀士的讀物的目的是什麼?成為有錢有勢的人?呵呵
真正的士,為民,為正義,不計較自身回報的,可犧牲自己精神,金錢,在古代士為民族甚至命都可以不要。
我們應該怎樣詮釋"為民付出"?
不計較自身回報的"為民付出"
沒有金錢上交易的"為民付出"
多少人可以做到"為民付出"?有多少人想做"為民付出"?
柔笑到很開心!
Oh~~ Oh~~
連接分享
對真理無畏的堅持!!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39208689475947&set=a.269704169759734.65146.257073861022765&type=1&ref=nf

「repost」
Dear friends,
I am commercialising my home made natural perfumes! The bottles may look crude, my website may not be fancy but I assure you that the fragrances will blow your mind!
Contact me to get your own natural perfumes now!
http://avoftfragrance.blogspot.com/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05559376226557&set=a.180539418728554.39062.179939338788562&type=1&ref=nf

![【美国人带孩子的17个绝招 】
【绝招一:如何让小宝宝不哭】
爱哭的BABY都是爸妈教出来的。才出生的小BABY听不懂话,他们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中国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 JANE GU医生反复告诫我: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才抱起来,正好反过来。这样一来,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这招极灵。放下爱哭的孩子开始训练,看着时钟,不要抱让她哭,准备等10分钟再抱。第一次可以设定5分钟,以后一次比一次时间拉长,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没有熬到5分钟,大约3分半的时候就停了,我已经心疼得肝肠寸断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让孩子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
训练“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个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饿了,困了。上帝保佑,我家两个孩子都不会无理由哭,偶尔哭一下当作运动也是极少数,妞妞和妙妙100%是快乐的宝宝,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声的孩子。
【绝招二:如何让刚出生的小宝宝一觉睡到天亮】
美国医生再三批评我:你不是好妈妈,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妈妈是好妈妈,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医生我都挨批评,原因是我晚上要喂奶1-2次,抱怨养孩子很累很辛苦。医生告诉我一个观念:人类晚上不需要进食!我傻乎乎问,为什么呢?医生没办法,只好大声说:因为我们是人类!我印象极深,妞爸早就笑弯腰了。
很显然,我担心BABY晚上会饿根本是多余的,10-12小时的连续睡眠,对孩子来说比吃奶重要100倍!我们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惨,晚上吃一顿奶的坏习惯一直延续到快2岁。养老二的时候按照医生说的,彻底让我和老公解脱出来,从刚出生到一个礼拜我家妙妙被训练距离5个小时才吃奶,2个礼拜之后,孩子就能睡天亮了。晚上不需要吃奶! ! ! (三个感叹号是请妈妈们切记的意思)
【绝招三:让宝宝自己静静入睡,不要摇晃】
医生说,一个快乐的BABY会睡在床上唱歌的(不是真唱,是婴儿咿咿呀呀)!婴儿的大部分时光都需要在床上度过,这里请爸爸妈妈们记住,床是不会动的!所以,抱起婴儿的时候不要摇晃,不要来回走动,更不要这样哄孩子睡觉,轻轻放在床上让他自己睡就好。再说一次,床是不会动的。爸爸妈妈你们没有权利剥夺孩子躺在床上享受快乐的权利。
还有一点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兴奋的家长不要用力和孩子“疯闹”,孩子的大脑在婴儿时期还是胶状的果冻状态,很容易受伤。
【绝招四:趴着睡养美女】
个人经验,孩子趴着睡觉比仰着睡得安稳,才出生的孩子心脏朝下,几乎不会一惊一惊的状态,模仿子宫被包裹的状态。另一个最大的好处是改变亚洲人的大饼脸,5天之内的婴儿需要1个小时帮忙翻脸,5天之后,我家妞就会自己左右转向自如了。妞是标准的小脸,和生出来的时候大方脸好像变了一个孩子,呵呵,得意。
老二妙妙的脸没有刻意这样做,那时候妞妞需要人照顾,没有精力1个小时翻头的精力了,很可惜。这个机会只有在出生到3个月之内有效,大了就没用了。
【绝招五:宝宝的抵抗力比你强十倍】
爸爸妈妈穿2件,宝宝绝不能穿2件半,只能比你穿的少,不能比你穿的多。我家两个孩子都十分强壮,冷热其实很好控制,偶尔看到儿童医院发烧的孩子被花被子棉袄裹着一层一层的,可怜啊,孩子不会说话,都是家长害的。
【绝招六:拒绝抗生素! 】
感冒发烧是孩子成长的过程,是增强抵抗力的过程。我家宝宝发烧了最常用的就是用冰敷,用有拉链的保鲜袋装冰块,用干净毛巾裹了冰敷在全身,30分钟一定退烧。烧厉害了配点美林或泰诺。如果是著凉了感冒没有发烧,就让孩子吊着鼻涕没有事,几天就好。不要相信任何药能治疗感冒。到目前为止,除了去年的手足口被医院骗进去那一次之外,我家2个孩子从来没有挂过盐水和注射过抗生素。
在美国,是那种要死的病才注射抗生素的,在中国注射室的景观,吓坏了妞妞的爸爸,那个景象让人发毛他说。一排一排的吊针,打手打头打脚的小孩子们在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的陪护下挂盐水。集中营莫过如此,很恐怖。花钱不说,更可怕的是体内的细菌大战存留的各种毒越来越多,周期性的需要挂盐水来压下去,常常听到妈妈们说,有一点症状马上挂水压下去,十分得意。我为她们的无知十分惋惜。我的孩子越来越健壮,从不生病,病了也几天自己好,基本不治疗。邻居的孩子半夜跑医院,累的人仰马翻乐此不疲,从这点看我是好妈妈。
【绝招七:天天洗澡,用清水,少用沐浴露】
我的2个宝宝健康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天天洗澡,天天洗澡是必要的。记得我生完孩子出来,准备听我妈妈的教诲躺着不动,打算熬到第二天才洗澡,护士惊讶地拉我起来洗澡“不管你什么传统,把汗水和细菌都洗掉才会健康”。我被误会成个脏妈妈被拖去洗澡,当然要说明的是我生两个都是顺产。产妇如此,何况小孩子?
孩子每天运动量大,臭汗奶腥味便便尿尿什么味道都有,一定要洗澡,不能隔天才洗。这也是健康不生病的重要原因,他们不会着凉的,抵抗力比成人强十倍。医生交代:宝宝洗澡尽量用清水,再名牌的婴儿产品都不如清水好,不要用任何沐浴露、洗发水,清水最最好!医生说尽量不用,一定要用的话一个星期用一次沐浴露就好,我家是三天用一次(我觉得一周太长了,心理作用)。
【绝招八:没有奶不够吃的妈妈,只有不想喂奶的妈妈】
能吃到2岁半是天下最幸福的宝宝。 JANE GU医生说,没有奶不够吃的妈妈,只有不想喂奶的妈妈,孩子的食量多大,妈妈的奶就有多少,生双胞胎的妈妈的奶同样够两个孩子吃。这一点我很失败,尽管GU医生用笔划了一个圆圈,她告诉我,你的孩子吃多少,你就能生产多少,你觉得奶不够,加奶粉进去,奶就会真的不够,最后就没了,事实证明我后来真的越来越少直到没了。孩子不会说话,她吃饱没有很难知道,妈妈觉得奶少了就放弃母奶,就补奶粉,其实是告诉自己的身体,我只能生产这么多了。
要相信自己能当头称职的奶牛。如果再生一个,一定要证明一下。生完小孩第三天就去医院参加“喂奶班”,几个妈妈带婴儿围成一圈,有黑妈妈白妈妈和亚洲妈妈,喂奶课用的是那种很舒服的沙发,脚下有垫脚的专用凳子。医生们将孩子脱光,包括尿布,然后称BABY的重量精确到小数点后面2位数。然后让我们抱孩子喂奶,不准穿衣服只穿尿布。医生一对一教妈妈们如何让孩子一口就咬准乳头,如何保护乳头,一次一次训练,期间有别的妈妈来用免费提供的吸奶机下奶,用塑胶袋装回家。我刚开始的害羞和尴尬慢慢没有了,呵呵,我在家完全不知道妞妞吃了多少,这下好了,一堂课下来,马上称孩子份量,我妞妞吃了不少,好像是那天的第二名,前后资料证明,我有奶。
【绝招九:宝宝吃奶睡着怎么办? 】
BABY被妈妈抱着舒服又安全,没吃饱就睡着了,醒了又吃两口,折磨妈妈,宝宝也吃不饱睡不好,害人害己。训练班里学到最有用的一招,如何弄醒孩子让他们专心吃奶,就是脱衣服!脱得就剩尿布,医生告诉我,放心吧,你抱着她有妈妈的体温,这体温能保证婴儿不会着凉,温度刚刚好,BABY有一点凉意,他们会用心进餐(她说的真是进餐,呵呵)。
放心吧,这些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小东西,从妈妈母体带出来的抵抗力比成人强10倍,喂奶的产妇也不容易病,这就是繁殖的力量。 (当然室内的温度是有一定温暖的,国内无空调寒冷地区的人不要对照模仿误会)
【绝招十:母奶是最好的“抗生素”】
妞妞大概10来天的时候,一只眼睛发炎化脓了,我和妞爸吓得抱到医院,还是急诊,儿科的男医生问,你喂奶还是奶粉,我说母奶。他说挤点出来放进孩子眼睛,BABY就会好。 What? 我排队等急诊老半天就这么打发我回家了。于是如法炮制,母奶当药,几天后妞妞果然见好,是否母奶的原因还是不清不楚,美国医生忽悠得或许有点道理吧。总之母奶是好东西。
【绝招十一:你会换尿布吗? 】
废话,养孩子的谁不会换尿布呢?不一定哦。你是否有被孩子喷到尿或臭便便的时候呢?一天洗5次床单是我的最高记录。换尿布的时候,每次来的新阿姨都要重新教一遍,窍门就是把干净尿布放在臭尿布下面,再打开尿布,擦干净抽出来,这样即使孩子正好那时候又便又尿,你的床单保住了。习惯这么做以后,永远没有意外发生。
【绝招十二:你会拍嗝吗? 】
姿势1:趴在肩膀上轻拍孩子后背,这种是传统姿势,很多时候不太容易拍出来嗝。
姿势2:让孩子侧坐在腿上,左手托着孩子的脖子,撑起下巴,右手拍后背,这样效率极高,通常十几下就拍出嗝了。
临睡的最后一顿奶,一定要喂饱足了,拍完嗝继续喂,我家妙妙2礼拜就睡整晚就是用这招,拍完嗝还可以再喂2-3次,直到她真的不吃了,小嘴巴往外推奶瓶的状态,妙妙就能睡到天亮。
【绝招十三:早点吃五谷杂粮】
4个月吃米粉再大点跟大人一起吃东西,孩子长大不太会偏食,早点吃和成人一样的食物对孩子有好处。 6颗牙的时候,JANE GU医生说,她已经可以用这几颗牙齿吃很多东西了,什么都可以喂,没有不能吃的。
【绝招十四:别破坏宝宝的专注力】
再小的宝宝玩玩具或看电视或看图画书的时候,请家里的阿姨或者任何人都别打断她们。即使是吃饭的时间到了,晚一点也没有关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就等于培养她们长大了能注意力集中做任何事情。我家妞妞专注力很好,她喜欢的事,比如拼图,一个下午几个钟头不抬头,没有人叫她,除了尿尿之外。最怕那种大呼小叫逗孩子的长辈们,自以为聪明,边看电视边问问题。闭嘴,请安静。给孩子一个专注的环境吧。
【绝招十五:慢慢走路,小声说话】
身体力行很重要,大人怎样的孩子都会学。难得遇到上海一位陆老师,教孩子慢慢走路,轻声说话,人家听得到就好了,别那么大声。回了家乡,社区的幼稚园老师教孩子们扯起嗓门唱歌,我在一旁看,心想完了,培养了半天的小淑女被汉派文化同化了,哈哈,如今的妞妞热干面一样的个性十足,整个儿一辣妹。大环境很厉害,几乎没有不被同化的可能。
【绝招十六:只要没有生命危险,鼓励宝宝试试看,摸摸看】
中国父母礼节有余,胆子太小。 “别动,危险,站起来地上脏,别摸,会刺到。。。。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美国父母最常说的却是“Try it! ”试试看,摸摸看。鼓励宝宝,只要没有生命危险,不要阻止孩子用他们的小手尝试和认识世界。大不了衣服弄脏,地上滚来滚去的宝宝时光很短,饭粒菜汤翻了一地,大不了扫一下。他们会早学会吃饭甚至用筷子,玩水大不了感冒,玩沙子大不了进鞋子难受难清洁。总之有很多阻碍孩子快乐的条条框框,促使我们的小天使们越来越快地变成成人,变成听话和懂事的孩子。
快乐第一重要,衣服脏了不重要,只要没有生命危险,不要阻止你的孩子。
【绝招十七:也是最重要的一招,一天只能批评两次! 】
父母也不可以随便批评宝宝,一天只能批评两次,两次用完了就等明天的配额吧。美国老师这么慎重交代的。于是,宝宝外婆说:“你的孩子一天10次都不够,2次的话我10分钟就用完了,这太难了。我大笑。在婴儿的时期,批评有用吗?当拉个便便也被阿姨批评“宝宝又干坏事了”时,我会反问阿姨,你有哪天不拉屎吗?
**********************************************
如果你認為它是正確请按赞及分享出去喔~
感謝大家*\(^_^)/*
如果想要更多有更多有趣、保健、勵志...的短文
++歡迎加❤ @[100003540612446:2048:筱涵] ❤為好友++](http://sphotos-g.ak.fbcdn.net/hphotos-ak-ash4/s480x480/291839_249540981840587_1956305520_n.jpg)
不能說全對。
雖說同是人,美國人文化背景,再說體質也不同。
借分享
ReplyDelete